藝術品正從藝術資產變?yōu)榻鹑谫Y產。價格上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的近現代中國書畫作品就有一定比例的贗品,且已不是個別現象。正因為純投機型新手的進入,為高價贗品找到了土壤,也助長了泡沫的出現。
一些規(guī)模較小的拍賣公司常采取“虛假鑒定、高估藏品”的花招欺騙賣家送拍以套取高額圖錄費;而一些拍賣“巨頭”為招攬賣家,不惜打腫臉充胖子,用“聯手做局、虛報‘天價’成交額”等手段渲染炒作、炫耀“實力”。中國的藝術品拍賣市場為何屢屢陷入誠信危機?
藝術品市場的工作者和參與者,應當做文化的有心人,投資藝術品,不只是獲取商業(yè)上的利益,也是傳承和弘揚我國的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希望有關部門盡快建立一個誠信的市場和交易機制,給收藏者營造一個良好的參與平臺。讓藝術洗去銅臭,歸于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