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日前提出要實施哲學社會科學教師學術休假制度、學術名家自由探索計劃和中青年教師海外研修計劃等一系列措施,每年遴選20位哲學社會科學教師進行全薪學術休假,休假期一年。在學術休假期內,不參與學校學術評價。(4月30日新華網)
正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要思行結合,工作也要勞逸結合。在五一勞動節(jié)到來之際,吉林大學出臺的學術休假制度,無疑是廣大忙碌中的高校教師的福音。
學術休假其實就是一種特殊的帶薪休假制度。帶薪休假我們說了很多年了,可從來沒有認真執(zhí)行起來過。每當看到國外領導人時不時地休個假,我們只有“羨慕嫉妒恨”的份兒。所以不少人就會擔心,學術休假是否也會像帶薪休假制度一樣,淪為擺設,讓大家空歡喜一場?
在我看來,這是很有可能的。學術休假制度并不是新鮮事物。中國《2002—2005年全國人才隊伍建設規(guī)劃綱要》中明確提出實施學術休假制度,但在高校一直沒有得到很好地實施。雖然這次吉林大學算是真正實施了這一制度,可在執(zhí)行過程中很難保證不會走樣。
這跟我國高校教師科研考評機制有關。一知名學者曾對《人民日報》記者訴苦:“一年當中,大約1/3的時間用來申請項目,1/3的時間處理各種雜事;真正用在科研上的時間,有1/3就不錯了”。國內教授們整日的工作堪稱“杜甫很忙”,可用在學術上的時間卻少得可憐。學術休假執(zhí)行起來以后,教授們是徹底閑下來了,可是項目不申請,人脈不經營,眼睜睜地看著別人跑在前面,相信賦閑在家的人也會坐不住的。
能夠有逃離這個忙碌又功利的社會,潛心做自己研究,著書立說,還可以沉淀心情和思想,也許這是每個學者的夢想。吉林大學能在制度上提供這個機會,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尤其是哲學社會學科,最是需要靈感,需要人閑下來,有獨立思考的時間。真正的大師會知道如何利用這項制度。所以學術休假到底執(zhí)行得怎么樣,也會因人而異。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