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震驚中外湄公河“10·5”慘案的糯康集團6名犯罪嫌疑人,昨天開始在云南省昆明市中院接受公開審判,主犯糯康、依萊、?档缺还V的罪名包括故意殺人、運輸毒品、綁架以及劫持船只。
案發(fā)地點在國外,犯罪嫌疑人是外國人。中國司法何以替死去的本國公民伸張正義,又如何向世界傳遞中國司法的公正與文明,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
案發(fā)一年以后,該案在中國境內開庭公審,對此作出了最好的回答。這不僅體現出中國依法行使司法主權,捍衛(wèi)本國公民合法權益的堅定態(tài)度和決心,也彰顯我國政府和司法機關在推動國際司法合作,嚴懲跨國有組織犯罪方面的努力和成效。
國際法上,司法管轄權是國家司法主權的重要表現,司法主權又是國家主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踐中,外國人在中國境外針對中國公民實施的犯罪,由中國法院來審判的案例并不多見。
根據中國締約的國際條約規(guī)定,“犯罪發(fā)生在犯罪時懸掛其國旗的船只或按其法律注冊的飛行器上,確立本國的管轄權!变毓討K案被劫船只在中國注冊、懸掛中國國旗,受害人是中國公民,中國對案件具有完全的司法管轄權。因此,本案公審意味著中國絕不放棄主權性的司法管轄。
綜觀湄公河慘案的偵破歷程,中國政府和司法機關付出了艱辛努力。相關部門在尊重他國司法主權的前提下,費盡周折收集情報證據,不遺余力地偵破案件,即便面臨再大的困難和阻力,雖遠必誅。這在中國公民海外人身財產安全問題日漸突出的背景中,更加宣示了中國有決心有能力保護本國公民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與此同時,中國司法機關在偵查、起訴、審判過程中,也充分展現了中國司法的文明與權威。從立案到移送起訴,從訊問到調查取證,均嚴格依照法律程序,有兩名犯罪嫌疑人因未達刑事責任年齡和犯罪故意證據不足,未予追究刑事責任,體現了中國司法的公正。
審訊過程中,司法機關充分尊重犯罪嫌疑人權利,為每名犯罪嫌疑人安排2至3名相對固定的翻譯人員,依法通知相關國家使領館,堅持全程訊問錄音錄像等,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力求嚴格、公正、文明、規(guī)范,在公開透明的基礎上公正審判,彰顯了中國作為一個文明大國的法治風范。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