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里總是洋溢著母親般的快慰”
主持人:“法官媽媽”最初是由一些犯罪的孩子叫起來的,為什么他們稱呼您媽媽,您一定很喜歡這個稱呼吧?
尚秀云:我認可這個稱呼,因為這個稱呼很樸實。有許多犯罪的孩子給我寫了很多信件,他們都叫我“尚媽媽”。這些孩子大部分都是離異家庭和單親家庭的孩子,他們沒有很好的成長環(huán)境,加上溺愛、打罵、放任不管,從而走向犯罪。我覺得他們既是害人者也是受害者,既可恨也值得同情。我跟孩子們交流的時候,問他們?yōu)槭裁磿缸?孩子們往往是泣不成聲。我要拉他們一把,把他們挽救過來。我自己也是一個媽媽,同時也是一名法官,在辦案中要嚴格執(zhí)法,同時也有義務、有責任對這些犯罪的孩子進行教育和挽救。
主持人:為了挽救這些孩子,您肯定付出了不少心血吧?
尚秀云:這些年來,為做好少年刑事審判工作,我確實嘗遍了苦辣酸甜,但也得到了豐厚的回報。16年來,我判處的少年犯中有196人被判處緩刑。他們中有16人后來考上了包括北大、清華、北京理工大學在內(nèi)的大專院校,3人考取了研究生。當非親非故的少年犯親切地稱呼我媽媽時,當他們把大學錄取通知書交到我手上時,當他們獲了獎,學到了專業(yè)技能,拿著照片、錄像帶、作品向我報喜時,甚至當有的孩子悄悄地告訴我他談了戀愛,交上了女朋友時,作為法官,我的心里總是洋溢著母親般的快慰。
“在嚴格執(zhí)法和感化教育之間找一個平衡點”
主持人:從法官的角度來看,這些孩子犯了法,應該得到法律的制裁。而在一個母親看來,他們是自己的孩子,應該保護他們?梢哉f,這兩個看待孩子的角度是完全不同的,甚至會有沖突,你是如何將法官和母親這兩個角色統(tǒng)一起來的?
尚秀云:作為一名法官,應該忠實地履行憲法和法律,對任何人都應該是一樣。在法庭里應該是無情的,在法庭外卻應該是有情的,要像母親那樣教育、感化、挽救他們,要在嚴格執(zhí)法和教育感化之間找一個平衡點。
主持人:有網(wǎng)友問,作為少年庭的法官,您如何理解法官的居中審判?幫教是否違背法官的中立原則?
尚秀云:可以這樣理解,未成年人保護法規(guī)定了對未成年人進行教育、感化、挽救。最高人民法院也有一個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規(guī)定,這個規(guī)定里面強調(diào)了辦理少年案件要堅持寓教于審、懲教結(jié)合。我們在這個原則下,對少年刑事案件堅持一個調(diào)查、兩個教育,就是庭前調(diào)查和審判中、宣判時的兩個教育。因為這是符合未成年人犯罪特點的,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以說幫教并不違背法官的中立原則。
主持人:有網(wǎng)友問,在您辦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有沒有窮兇極惡、冥頑不化的被告人?你是怎樣對待的?
尚秀云:我碰見過一個17歲的少年犯,根本不接受教育,而且他是一個重大盜竊案的罪犯,是“三進宮”。他15歲時犯罪后處理得比較輕,后來又犯了罪。他拒不承認他的犯罪行為。我們也是想對他進行教育,但他根本不認罪。他不符合緩刑的條件,后來這個孩子被判了有期徒刑,送到了少年犯管教所。我遇到過不少這樣的案例,就是在緩刑期間重新犯罪的,我們都會按照數(shù)罪并罰的原則決定應處的刑罰。法律是有尊嚴的,不能說第一次判緩刑第二次還判緩刑。有的家長希望我們再給一次緩刑的機會,但我們只能依法辦案,當然也為這些孩子感到非常惋惜。
“對孩子的小毛病要及時教育、矯治”
主持人:在您幫教的少年犯中哪一個您印象最深?
尚秀云:我曾經(jīng)判過一個殘疾人的孩子,他的父親雙目失明。這孩子在別人的唆使下入戶搶劫。鑒于他在共同犯罪中是從犯,一貫表現(xiàn)良好,學習成績優(yōu)異,經(jīng)我們做動員工作,學校同意接收他回學校學習,我們依法判了緩刑。他在2001年以573分的成績考上了一所重點大學,2003年10月他被這個學校錄取為研究生。我為他高興。
主持人:就您多年調(diào)查未成年人犯罪的情況看,少年犯罪中是男孩犯罪率高還是女孩犯罪率高?
尚秀云:男孩高一些,但女孩的比例正在上升。以前未成年女性犯罪僅占未成年犯罪總數(shù)的百分之一,現(xiàn)在要占到百分之七到八。還出現(xiàn)了未成年女性的共同犯罪,比如4個女孩共同去搶劫。為什么呢?因為現(xiàn)在都是獨生子女,又受社會上的不健康因素的影響,未成年女性出現(xiàn)了犯罪增加也是新的趨勢,應當引起重視。比如說現(xiàn)在一些女孩的不良行為,如吸煙、涉足不應當去的地方等。未成年人犯罪的不良行為第一就是吸煙,第二就是曠課、夜不歸宿,第三是打架斗毆辱罵他人,第四是攜帶管制刀具,第五是偷竊和故意毀壞公私財物,還有一些。這些都是從司法實踐中歸納出的容易導致未成年人出現(xiàn)違法犯罪的情形。所以希望家長對孩子的小毛病從小就要及時教育和矯治,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品行。
主持人:有網(wǎng)友問,您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的?
尚秀云:我有兩個孩子,我平常非常重視孩子的長處,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他們得了獎狀我要給他們放在最顯眼的地方。兩個孩子有兩本成長日記,我經(jīng)常問孩子是怎么想的。我那兩個孩子從小學習成績比較好,但是他們也有缺點和犯錯誤的時候。我那個男孩子有一次罵了人,我就跟他說:你今天不太文明,衣服臟,可以洗干凈,你的嘴也要洗洗。我想讓他知道他的言論和行動要受到約束。
“建議確立每年的6月28日為少年法制宣傳日”
主持人:聽說你準備了一個提案,能說說提案的內(nèi)容嗎?
尚秀云:我建議確立每年的6月28日為“少年法制宣傳日”。因為1999年的6月28日,九屆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這部法律順應了社會的迫切需要,反映了人民的呼聲,全面體現(xiàn)了黨和政府治理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事前預防的戰(zhàn)略思想。確立“少年法制宣傳日”,就是要讓這部法律走進千家萬戶,讓每個公民都來參與著眼于積極預防,增強少年的法制觀念,使他們懂得違法犯罪的危害性,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從而養(yǎng)成自覺遵紀守法的意識,讓家長和學校、社會各自明確自己的法律責任,使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真正落到實處,筑起防范未成年人犯罪的屏障。
主持人:聽說您還建議中小學聘任法制校長,法律知識進課本,建議整合社會資源,建立全國或省、市一級的“家長學!。你覺得對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重點在哪些方面?
尚秀云:2003年,我們和海淀區(qū)10所中學進行了普法共建,其中有6所是職業(yè)高中。通過和他們共建,這些學校的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和法律觀念有了很大的增強和提高。另外,我們還和不少社區(qū)建立了少年與家庭法制教育基地,利用節(jié)假日向社區(qū)的家長學校普及科學教子的知識,給孩子們講課,讓他們珍惜自己清白的歷史,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去年我們給30多所學校開設了法制課,受到了師生的歡迎。
主持人:您對中國的少年審判工作有哪些建議,或者說您對中國的少年審判有哪些設想?
尚秀云:我希望中國能夠盡快完善少年司法制度,能夠制定符合少年特點和我國國情的少年刑事審判的實體法和程序法。一個是適應當前少年審判的需要與國際少年審判制度的接軌,另外一個是加入世貿(mào)組織后與國際少年審判制度的接軌。
主持人:您目前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尚秀云:我希望全社會都來關注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讓每一個孩子都享有美好的未來。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jīng)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wǎng)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