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放】
2012年11月20日,一家網站發(fā)表文章、視頻截圖,稱“重慶北碚區(qū)委書記包養(yǎng)情婦并與之淫亂”。11月21日,重慶市委宣傳部主管的媒體華龍網發(fā)布消息稱,關于近日在互聯網出現的實名反映重慶市北碚區(qū)委書記雷政富不雅圖像的網帖,中共重慶市紀委表示,已注意到相關內容,正在了解核實。11月22日,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從重慶市相關部門獲悉,重慶市已將此事件的舉報定性為實名舉報,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并已展開調查。目前已初步確定不雅視頻非PS,但視頻中的男主角是否是被舉報人,尚須確定。11月23日,中新網發(fā)布消息稱,經重慶市紀委調查核實,近日互聯網流傳有關不雅視頻中的男性為北碚區(qū)區(qū)委書記雷政富。重慶市委當日研究決定,免去雷政富同志北碚區(qū)區(qū)委書記職務,并對其立案調查。
與“雷政富事件”幾乎同時進入公眾視野的,還有另一起實名舉報案例。11月23日下午,黑龍江省雙城市電視臺前女主播王德春微博實名舉報,稱雙城市工業(yè)總公司總經理、人大代表孫德江曾脅迫她與其保持不正當關系,并在她懷孕7個月時強行與她發(fā)生性關系。舉報消息發(fā)出后十余小時,黑龍江省雙城市有關部門召開緊急會議,決定由當地紀檢委成立調查組,查清事實真相。12月3日,黑龍江省雙城市委宣傳部公布對此事的處理意見:經調查發(fā)現孫德江有違紀問題,免去其雙城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職務和雙城市工業(yè)總公司總經理職務。
據統(tǒng)計,2012年以來,有5名廳級官員因網絡曝光被調查,目前已被停職或免職,其中3起發(fā)生在十八大之后。
【事件影響】
重慶市北碚區(qū)區(qū)委書記雷政富因不雅視頻曝光遭免職調查一事,從消息經由網絡傳播到重慶市委介入調查,再到核實身份、宣布對其免職調查,前后只用了63小時。不到三天的時間,一個正廳級干部就在官民的反腐互動中迅速倒下。有網友調侃稱,雷書記是被微博 “秒殺”的,以此來形容重慶市紀檢部門在雷政富事件中的反應速度。
重慶黨政部門在處理此次事件時的積極與主動贏得了輿論高度評價,此案也被視為網絡反腐的又一經典案例,其標志性意義不容忽視。可以預見的是,在獲得一系列正面激勵之后,網絡反腐風暴的威力將會繼續(xù)增強。某種程度上,微博已成為最重要的舉報陣地。
【各方觀點】
新聞評論員張玉勝:由貪官蟄伏甚至邊腐邊升,人們又不能不關注到一個普遍卻又糾結的怪象,那就是貪腐官員所具有的“兩面人生”!爱敱娛怯⑿,背后是蛀蟲”,幾乎是所有貪官的“眾生相”。雷政富案昭示人們,反腐倡廉不僅需要對貪官們的“兩面性”本質保持警惕,更需堅定“零容忍”的反腐意志,尤其要健全源頭治理的預警機制。
——2012年11月29日《人民公安報》
湖北省行政學院政法系教授黃金橋:在“天價煙局長”周久耕、“表哥”楊達才、“雷冠!崩渍坏纫幌盗惺录,公眾看到的幾乎是千篇一律的程式化的問題解決路徑。雖然有關部門對事件的查處最終會給社會公眾一個說明或交代,但有時候感覺有關部門對這種“危機”事件的介入就像是迫不得已甚至無可奈何,一般情況下很被動很遲緩(雷政富事件算是個例外),并且過于謹慎,這顯然無法滿足新時期公眾對反腐的新要求、新期待。
——2012年12月7日《檢察日報》
新聞評論員王堃:雷政富的意外落馬是其貪色縱欲咎由自取的惡果,但反腐敗不能靠意外,也絕不能是“砸到誰誰倒霉”。建設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廉潔政治環(huán)境,要求我們的紀檢監(jiān)察部門將對領導干部的日常監(jiān)督制度落在實處,堅持事前監(jiān)督、事中監(jiān)督、事后監(jiān)督相結合,堅持八小時內監(jiān)督和八小時外監(jiān)督相結合,使監(jiān)督工作落實到權力運行的全過程中,全面掌握領導干部的思想作風、工作作風以及生活作風情況。
——2012年12月7日《陜西日報》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