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簡介:吳可生,江西省撫州資溪縣馬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護林員。他扎根深山十幾載,沒有滿腹牢騷,沒有怨天尤人,最大的心愿就是一輩子甘做大山深處的“野人”。
吳可生,男,江西省撫州市資溪縣馬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護林員。1971年,16歲的吳可生進入馬頭山林場工作,做過苗圃工、伐木工、竹木加工廠車間主任、業(yè)務(wù)員等。2000年初,加工廠倒閉,職工下崗,他因為工作優(yōu)秀,被留在林場,做起了護林員的工作。先后獲得“江西省勞動模范”、“全國優(yōu)秀護林員”等榮譽稱號。
馬頭山林場山林面積16.4萬畝,省界長達130多公里,縣界110公里,鄰省鄰市的人上山僅要半個小時,林場護林員到達邊界則要走上半天的山路,護林形勢非常復(fù)雜,護林的艱辛可想而知。自2000年開始,吳可生一個月有20天吃住在離家十幾公里的護林站,每天步行往返40多公里山路到自然保護區(qū)巡山,重復(fù)往返整整14年。
2001年,吳可生由于工作出色,被提拔為雞角叉護林站站長。當時,馬頭山林場尚未被評定為保護區(qū),許多名貴的林木被盜伐?紤]到護林站只有4名工作人員,吳可生決定,除留下一人看守林站外,其他三人組成一支巡山小組。吳可生和他的護林團隊生活很有規(guī)律:每天清晨吃完早飯出發(fā),日落回到護林站,一天要走40多公里山路,餓了吃干糧,渴了喝泉水,累了睡石塊。深山里的護林工作不但辛苦、單調(diào),還充滿危險。
十四年來,吳可生除要完成護林的本職工作外,還要給來投資的客商及搞動植物研究的國內(nèi)外專家做向?qū)А?nbsp;
吳可生的妻子張月仙說:“護林員的工作十分危險,自己能做的就是除每天叮囑外,在心里默默地為丈夫祈禱,希望他平平安安。丈夫每個月要巡山20多天,有時半個月才回家一趟,幾乎每次都是在深夜里到家。”后來她和女兒一見丈夫便調(diào)侃道“野人回來了”。吳可生告訴記者,他已經(jīng)59歲了,眼看就到了退休的年齡,他真心希望自己能一直干下去,因為他舍不得離開這片熟悉的森林,甘愿做一輩子深山的“野人”。
沒有滿腹牢騷,沒有怨天尤人,他扎根深山十幾載,在平凡的崗位書寫著不平凡的事跡,用平凡的人生詮釋著不平凡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