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紀委黨風政風監(jiān)督室主任許傳智近日在接受《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訪談時表示,隨著新型互聯網交易形式的出現,微信紅包、電子預付卡等成為“送禮神器”,成為查處難點。(4月22日 新華網)
眾所周知,十八大以來,中央已出臺各項政策規(guī)定遏制“四風”、抗擊腐敗。然而,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由于受禮者與收禮者的“腐心不改”,竟出現了微信紅包、電子預付卡等送禮新招層出不窮現象。面對著中央禁令,依舊存在個別政府機關、事業(yè)單位領導干部頂風違紀問題。試問,微信紅包成送禮神器,讓誰尷尬?
不可否認,自中央出臺“八項規(guī)定”、“六條禁令”,各地已初顯節(jié)約從簡、反對鋪張浪費的官場新風。從高級會館的蕭條到掛歷臺歷單的退潮,中央和地方政府本著“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原則,從“舌尖上的腐敗”到“卡片上的腐敗”,在反腐這條路上確實是越走越遠,而且也取得了前所未有、倍受矚目的成績。
雖然成績令人驕傲,可問題也依舊存在。盡管官場送禮歪風得到一定遏制,但從近日爆出的各類新聞中我們也不難發(fā)現,還有許多腐敗只是被披上了一層厚厚的“隱身衣”,并非得到根除。而今,“微信紅包”再成腐敗新招,個別不法分子妄圖通過網絡方式遮掩腐敗,轉移大眾視線,逃避法律制裁。殊不知,換了裝的“腐敗”依舊還是腐敗,終難掩其本質,依舊難逃群眾火眼金睛,難避國家法律制裁。
實際上,我國反腐大業(yè)任重道遠,還需靠堅持不懈來努力克難。李克強多次強調,“要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政府就要過緊日子!秉h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也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希望各地政府、機關單位,能夠把厲行節(jié)約落到實處,對那些妄圖利用“微信紅包”障眼法來想方設法行“送禮之實”的行為,要嚴加懲處、絕不姑息。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