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東城區(qū)人民檢察院官方微博發(fā)布消息,郭美美、趙曉來因涉嫌開設賭場罪被提起公訴。檢方指控,郭美美、趙曉來多次組織他人進行賭博活動,情節(jié)嚴重,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5月22日《京華時報》)
自從進入公眾視野以來,郭美美以其夸張的炫富舉動、模糊的身份、與一些官員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引發(fā)了一波波輿論風暴。由于一些原因,中國紅十字會被卷入其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中國的慈善事業(yè)由此也被殃及,遭遇了巨大的挫折?梢哉f,郭美美事件所帶來的“次生災害”是極其嚴重的。
就在公眾期待紀檢部門介入,將郭美美事件查一個水落石出,給公眾一個說法,也給中國的慈善事業(yè)一個“公道”之時,郭美美卻以“開賭場”這樣的理由身陷囹圄,不禁令人有些錯愕。眾所周知,公眾對郭美美的關注,并非對她個人品行感興趣,而在于她在某些場合透露出來的和中國紅十字會之間的關系;公眾想追問的,乃是郭美美背后是否存在權力腐敗、官商勾結的行為;公眾想知道的,乃是郭美美背后是否存在慈善基金濫用、腐敗的情況;公眾想獲悉的,也是中國紅十字會在這一事件中充當?shù)慕巧V劣诠烂辣救?雖然她某些行為確實傷害了公序良俗,但相比她造成的“次生災害”,實在不值一提。
對政府的這一舉動,如果進行善意的理解,可以將其視為“聲東擊西”,利用對郭美美的訴訟,敲打其背后或許存在的“老虎”;如果進行惡意的理解,則可以將其視為“避重就輕”,為尊者諱,回避重要的問題,通過對郭美美的訴訟稍稍平息公眾的疑慮。但無論是“聲東擊西”還是“避重就輕”,這樣的方式無法消弭郭美美事件所造成的“次生災害”。
當然,在此之前,某些部門,包括紅十字會也都做了一些公開的表態(tài),內容無非是與郭美美撇清關系、劃清界限,將所有的責任都推到郭美美頭上。但這些語焉不詳、顯失誠意的表態(tài)遠不能滿足公眾的要求,根本無法取得公眾的信任與諒解,更不能就此消弭郭美美事件的“次生災害”,阻止其不良影響持續(xù)蔓延。此次對郭美美涉嫌“開賭場”的訴訟,更讓公眾懷疑郭美美是否只是一個“替罪羊”,是否只是政府“投鼠忌器”下的“避重就輕”之舉。
實際上,郭美美事件所造成的“次生災害”只是公眾長期淤積起來的疑慮的集中爆發(fā)。紅十字會吸收了社會大量的善款,管理著巨大的財產(chǎn),但其經(jīng)費開支、使用情況卻絲毫不為外界所知,對其的監(jiān)管也稱乏力。由此,公眾有理由懷疑紅十字會存在腐敗、慈善基金濫用的可能性。而紅十字會一直以慈善的面目出現(xiàn)于公眾的視野之中,占據(jù)著道德的制高點,這進一步強化了公眾對其借慈善以斂財?shù)囊蓱]。而在媒體中也往往可見一些地區(qū)的紅十字會濫用善款的零星報道,這更加坐實了公眾的疑慮。由此,當郭美美出現(xiàn)在公眾視野中時,公眾淤積的情緒即借此爆發(fā),形成了惡劣影響至今不絕的“次生災害”。
所以,只有首先對紅十字會是否存在善款濫用、權力腐敗的調查,繼而通過公布明明白白的財務報表以及清清楚楚的善款來源走向報告,進而建立扎實嚴密的紅會監(jiān)管機制與運作制度,才能真正消弭郭美美事件所造成的“次生災害”,挽回紅十字會的公信力,化解中國慈善的信任危機。假如因“投鼠忌器”而一味避重就輕,不面對、不解決真正的問題,紅會的信譽難以為公眾再次認可。最終受害的,乃是中國慈善事業(yè),以及那些需要救助、幫扶的弱者。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jīng)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wǎng)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