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簡介:辛福,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qū)紅山街道殘疾人托養(yǎng)服務中心主任。2005年8月考入南京鐘山學院,大學期間開始接觸公益事業(yè),大學畢業(yè)后,在母親的影響下,他于2011年起正式加入NGO,致力于青少年智力及自閉癥人群的康復、教育、社會融合等工作。2013年個人獲得首屆中國公益慈善人才前50強。
辛福2007年大學期間開始接觸公益,后在母親的引導與教育下從2011年起正式加入NGO,致力于智力及自閉癥青少年康復、教育、社會融合等工作。
先后從事志愿者、特殊教育老師、康復師、項目管理主任、機構主任等職務,也許是因為自己雙胞胎的弟弟是一名智力殘疾人的原因,對于這份特殊的職業(yè)他始終充滿熱情,在三年中對學生秉承不拋棄、不放棄的理念與思想,將一個個調皮、弱能的學生訓練的頗有成效,同時并帶領團隊獲得“省志愿者服務基地”稱號,2013年個人獲得首屆中國公益慈善人才前50強。
然而在他的心中還一直藏著為智力殘障人群建立一所可以提供延續(xù)性教育的庇護性校園的夢想。為了這樣的一個夢想,他從基層抓起,以幫助一個孩子就是幫助一個家庭為服務宗旨,為了將一個故意把排泄物拉在身上的自閉癥孩子改正習慣,一個小時內為其換洗了8次內褲,為了讓他改掉玩報紙的習慣,辛福還先后動用志愿者陪玩,搶報紙,報紙互換等方式去改變這個孩子,現(xiàn)在這個孩子不僅很少出現(xiàn)這種行為,還能夠主動與我們交流,在吃完飯后能夠主動的幫助他人端碗,讓我們見識到了孩子的潛能,而辛?倳f相信他們會好,他們就一定會好,我們是他們人生的規(guī)劃師,我們如果放棄了那他們還有什么希望。
另一學生,他的情況是所有青春期智力與精神殘障人群的代表,青春期的他情緒激動,自己無法控制愛跑、愛尖叫,曾今從家中二樓跳下,跑到外地去使得整個家庭為他而擔心。來到中心后,晚上不睡覺,白天亂跑,機構先后動用了兩個老師的人力去給其做訓練都沒有效果,由于辛福知道,在這樣下去孩子肯定是要接受精神藥物攝入的,而用藥又會對孩子帶來更多的副作用,為此到了晚上11點,辛福與另一位老師一起將其帶到紫金山上,讓其釋放自己多余的能量。早上5點,又將吵鬧中的他帶入到紫金山,持續(xù)訓練約一周的時間,孩子已經(jīng)可以配合我們做一些簡單的活動,雖然有時會出現(xiàn)特殊情況,但像當年持續(xù)性興奮的情況已經(jīng)減少,家長為此也更愿意將孩子寄宿在我們中心,持續(xù)的相信我們。
然而隨著社會的不斷變化,辛福知道光靠這樣的愛心與耐心去解決孩子的個人問題是無法長期且無法滿足大部分殘障家庭需求的。為了能夠讓社會更好的了解他們引起社會效應,為了能夠讓殘障家庭乃至社會能夠正確意識到殘障孩子的價值,先后開發(fā)綠色精靈項目——環(huán)保紫金山,支援災區(qū)——用自己的手工藝品做義賣籌款,并捐向災區(qū)。
2013年,為提升孩子的勞動技能與社會溝通能力,讓殘障孩子能夠通過勞動獲得一些收入,我們還開發(fā)了家庭菌種養(yǎng)殖項目,并起了一個很好的名稱叫“蘑菇莊園”,項目通過讓殘障孩子做農(nóng)場主,指導參與人群種植菌種,為提升其社會交流提供機會,助其在展示中獲得成長與自信。同時在今年8月,我們還提交了一份關于設立殘疾人基金的策劃案,希望日后能夠通過公益基金的運作模式去幫助更多的殘障群體,同時也是為實現(xiàn)建立庇護性校園而做鋪墊。現(xiàn)在的社會被物質所充斥,我們需要更多的青年人加入公益事業(yè)。希望辛福事跡能夠成為青年人新的榜樣,推動江蘇公益的發(fā)展。早日實現(xiàn)夢想,讓夢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