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會有很多新氣象,比如向來出語尖銳的崔永元委員就盛贊“這兩年開會的氣氛越來越好”:尤其是小組討論會上的禁忌越來越少,心里話確實敢說了,大家沒有那些顧慮了,起碼我沒有顧慮了。也有黨報贊揚“兩會不限媒體提問”——這種開放自由的氣氛,象征著民主政治的進步,當然值得期待。不過我最關注的是此次兩會表現出的另一種進步:不像以往那樣過分強調“快”和追求“快”,而是“慢”,以慢為美。
這個“慢”字,不斷從代表委員、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和輿論公眾的嘴里說出來。在這么多年來高歌猛進和“以快為美”的發(fā)展后,在改革反思中上上下下已經形成共識:很多方面我們需要慢下來了,讓不斷狂奔缺少反省的經濟喘一口氣,等一等那些被飛快的速度落下的窮人,讓我們的靈魂有反思和喘息的機會,讓我們的改革有超越淺層經濟浮華而深入深化的機會。
最典型的“慢”,體現在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對經濟增長的預期中:2012年GDP增長7.5%。這是我國GDP預期增長目標8年來首次低于8%——速度慢下來了,并不是增長乏力,正如國家發(fā)改委所言,而是國家主動調控的結果,是為了追求更高的品質和發(fā)展的質量。不僅高層有這樣的發(fā)展自省,慢下來也已經成為地方發(fā)展的共識,比如向來引領增長的廣東就強調,不跟江蘇比GDP,不打經濟仗了,其他地方愿意超就超吧。
GDP是中國經濟和官員政績思維的一根指揮棒,GDP求高求快,整個經濟體系就一定會被綁上狂奔的列車,領導頭腦發(fā)熱,房地產發(fā)熱,一切都會發(fā)熱。而增長的預期調低了,經濟發(fā)展就有了一個理性的空間。
不僅是調低了增長預期,代表委員還在很多方面都提到了“慢下來”。
比如很多專家都在大聲疾呼:讓城市建設慢下來,要堅決扔掉房地產的拐棍。這幾年,城市無限地鋪大攤子,到處都是工地,都在建設。主要原因是領導在幾年的任期中必須搞出點兒動靜,整出點兒讓上級矚目的政績。這種“只爭朝夕”的建設亢奮,導致了很多矛盾,交通擁堵、房價飛漲、強制拆遷……
還有,高校擴張的速度能不能降下來?很多高校大興土木大上工程背負著沉重的債務,甚至已經走在了破產的邊緣。正如山東省省長說:校長被人追著債務跑,還怎么辦大學啊。還有,各地高速公路的建設速度能不能降下來?這些年來建了很多高速公路,可不少交通廳長卻一個個地倒下去了,地方也是債務纏身。
我們還聽到很多其他方面的慢,比如城市節(jié)奏太快,人們的幸福感沒有了,要慢下來。這種慢,與加快改革并不矛盾,慢下來,恰恰是為進行更深層次的改革贏得空間。過快的經濟增長,一俊遮百丑,會掩飾很多深層次問題,而降低速度冷靜下來才能看到:很多問題,不改不行了。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