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引導廣大新聞工作者進一步轉變作風、改進文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生活,加強調查研究,反映群眾心聲,謳歌偉大時代!比涨,新聞系統(tǒng)的“走轉改”活動,引起了山東省委書記姜異康的重視,他要求全省新聞工作者“要積極從黨委和政府關心、基層群眾關注的結合點下工夫、做文章,大力宣傳轉方式調結構、實施‘藍黃’兩大發(fā)展戰(zhàn)略、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的生動實踐。”
目前,山東新聞界“走轉改”活動已全面鋪開,廣大新聞工作者帶著泥土的芬芳,深入群眾“接地氣”、走進基層“抓活魚”,用腳步探尋新聞的源頭,用感情引出新聞的活水,一股清新之風撲面而來。
要深入更要融入
大眾報業(yè)集團黨委領導帶隊深入德州、榮成、萊蕪、聊城、淄博等地調研采訪,集團所屬主要媒體負責人也分期分批赴全省各地調研采訪。大眾日報8月初推出的“記者走基層·農(nóng)村調查隨筆”系列報道,是全省最早推出的走基層報道,發(fā)揮了引領作用。為全員發(fā)動走基層,集團在所屬媒體開展“走轉改”新聞精品大賽,各媒體統(tǒng)一掛牌推出專欄。
齊魯晚報“胡同記者”張剛自進報社以來,堅持在新聞一線工作,致力于社區(qū)新聞報道,一跑就是十來年。為此,報社專門開通了山東首個以記者名字命名的新聞專欄“張剛在您身邊”,后來,又成立了張剛工作室和張剛大篷車流動站。張剛表示,走基層,要深入,但最終目標是要融入。
走進基層抓活魚
山東廣播電視臺本身就是活躍在群眾身邊的媒體,歷來有深入基層、貼近群眾的工作作風和傳統(tǒng)!白咿D改”活動啟動后,全臺上下建立了基層聯(lián)系點制度,從臺主要負責同志到一線編輯、記者、主持人,都積極走下去,深入群眾“接地氣”,走進基層“抓活魚”。
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是全臺新聞宣傳的主戰(zhàn)場,記者于承婷等奔赴淄博市沂源縣采訪一家遠在大山里的企業(yè),翻越20多個山頭,和村民吃住在一起,獲得了鮮活的第一手新聞素材。艱苦的基層采訪經(jīng)歷,讓記者得到了歷練,也收獲了很多真情實感。
保證讓深入一線的記者不吃虧
在主流媒體的積極行動和引領作用下,齊魯晚報、山東商報及全省17家市所屬日報、電臺、電視臺等媒體也迅速跟進,紛紛開辟“走轉改”專欄,確定自己的基層聯(lián)系點,分期分批組織編輯記者下基層、訪民情、問民生。他們還調整了對采編人員的考評辦法,規(guī)定“記者走基層”的報道考核分值是普通稿件的4到5倍,最高可達10倍以上,從考評制度上保證走基層、到一線的記者不吃虧、受鼓勵。
看到“走轉改”活動開展以來新聞報道作風、文風的轉變,群眾紛紛感嘆:“現(xiàn)在報紙上老百姓的事情多了,電視上老百姓的鏡頭多了,用老百姓原汁原味的話也多了”!爸挥凶哌M基層,腳踩泥土,心系群眾,黨的新聞工作者才能找到自己的魂和根!鄙綎|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孫守剛說,也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走基層深得下去,轉作風轉得到位,改文風改得新風撲面。(本報記者 趙秋麗 本報特約記者 李志臣)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jīng)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wǎng)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