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機關30年機構變化紀略
。保梗罚改辏对拢比,最高人民檢察院啟用印鑒,正式恢復辦公。
恢復重建初期,最高人民檢察院設置了辦公廳、信訪廳、刑事檢察廳、經(jīng)濟檢察廳、法紀檢察廳、監(jiān)所檢察廳、研究室、人事廳等內設機構。到1979年底,全國各級檢察機關基本上重新建立起來。
。保梗福材辏乖拢罡呷嗣駲z察院對有關廳、室機構設置進行了調整,設:一廳(負責原刑事檢察廳業(yè)務)、二廳(負責原法紀檢察廳和經(jīng)濟檢察廳業(yè)務)、三廳(負責原監(jiān)所檢察廳業(yè)務)、信訪廳、研究室、人事廳、辦公廳等。
197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檢察院和所屬各級軍事檢察院也隨之恢復建立。
1980年4月,成立了全國鐵路運輸檢察院籌備組,1982年5月全國鐵路運輸檢察院及所轄分院建立并開始辦公。
。保梗福纺辏丛拢保比眨罡呷嗣駲z察院信訪廳改為控告申訴檢察廳,主要受理公民向檢察機關提出的有關刑事案件方面的控告和申訴案件。
同年5月15日,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紀檢組成立。
同年5月31日,全國鐵路運輸檢察院正式撤銷,最高人民檢察院設鐵路運輸檢察廳,從6月1日起辦公。
。保梗福改辏吃拢溉,全國檢察機關第一個舉報中心――深圳市經(jīng)濟罪案舉報中心在廣東省深圳市人民檢察院成立。經(jīng)過最高人民檢察院在全國進行試點和推廣,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各級檢察院均建立了3600多個舉報中心。
。保梗梗澳辏翟拢玻比眨醒虢M織部批復最高人民檢察院設立政治部。同年11月21日,政治部成立。
。保梗梗蹦辏对,創(chuàng)建中央檢察官管理學院。同年7月,《中國檢察報》創(chuàng)刊。
。保梗梗材辏翟拢慈罩粒谷,第九次全國檢察工作會議召開。
根據(jù)最高人民檢察院機關機構改革“三定”方案,1988年,最高人民檢察院將原一廳改名為刑事檢察廳,原二廳分設為經(jīng)濟檢察廳和法紀檢察廳。1989年,經(jīng)濟檢察廳更名為貪污賄賂檢察廳;原三廳改名為監(jiān)所檢察廳。這期間,最高人民檢察院增設了民事行政檢察廳、技術局、干部教育局、計劃財務裝備局、機關事務管理局等機構。
1995年11月,最高人民檢察院成立反貪污賄賂總局,地方各級檢察院也陸續(xù)設立反貪污賄賂工作局,檢察機關懲治貪污賄賂工作步入專門化、正規(guī)化軌道。
。保梗梗鼓,最高人民檢察院將刑事檢察廳分設為審查批捕廳和審查起訴廳。2000年,最高人民檢察院成立職務犯罪預防廳;將原控告申訴檢察廳分設為控告檢察廳和刑事申訴檢察廳;將審查批捕廳更名為偵查監(jiān)督廳,審查起訴廳更名為公訴廳;將法紀檢察廳更名為瀆職侵權檢察廳。
。玻埃埃的辏对,最高人民檢察院發(fā)出通知,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瀆職侵權檢察機構統(tǒng)一更名為反瀆職侵權局。
經(jīng)過20多年的發(fā)展,至2007年底,最高人民檢察院設置了辦公廳、政治部、偵查監(jiān)督廳、公訴廳、反貪污賄賂總局、瀆職侵權檢察廳、監(jiān)所檢察廳、民事行政檢察廳、控告檢察廳、刑事申訴檢察廳、鐵路運輸檢察廳、職務犯罪預防廳、法律政策研究室、監(jiān)察局、國際合作局、計劃財務裝備局、機關黨委、離退休干部局等內設機構及機關服務中心、國家檢察官學院、檢察日報社、中國檢察出版社、檢察理論研究所、檢察技術信息研究中心等直屬事業(yè)單位。
縮影·重慶市檢察機關歷史沿革
檢察機關恢復重建到1997年6月19日前,重慶市人民檢察院屬四川省人民檢察院管轄,內設反貪污賄賂工作局等機構12個,下轄基層檢察院22個。
。保梗梗纺辏吃拢保慈,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決議,決定設立重慶直轄市,將四川省重慶市、萬縣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區(qū)劃歸重慶市管轄。
1997年6月10日,經(jīng)重慶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秦信聯(lián)當選中央直轄后的重慶市人民檢察院首任檢察長。1997年6月19日,中央直轄后的重慶市人民檢察院正式掛牌成立,下轄4個分院和41個基層檢察院。
。玻埃埃蹦辏冈拢谷眨(jīng)高檢院同意和中共重慶市委批準,重慶市人民檢察院將原“反貪污賄賂工作局”和“法紀檢察處”合并,設置“職務犯罪偵查局”(全國獨有,內設綜合處、指導處、偵查處)。
。玻埃埃赌辏对拢貞c市人民檢察院將公訴處分設為公訴一處和公訴二處,同年8月增設機關事務管理處。2006年8月5日,根據(jù)工作需要,經(jīng)有關部門同意,將原一分院分設為一分院和五分院,分別管轄11個和10個基層檢察院。
至此,重慶市檢察機關有三級47個檢察院,其中分院5個,基層檢察院41個,共有檢察干警3740余人。(沈義)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jīng)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wǎng)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