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期:唯有“公開透明”,才能“干干凈凈” |
唯有“公開透明”,才能“干干凈凈”
要求我們國家的政府官員在民眾中的“干干凈凈”,首先就得在政府部門行政流程的制定和實踐中,求得更進一步的公開和透明;而要真實地做到這一點,就要進一步提升和加強社會監(jiān)督的權力,擴大社會監(jiān)督的范圍。 “追逃成本”理應由貪官自己埋單 根據高檢院公布的報告所顯示的數據,五年來抓獲的在逃人員有4547人,其中大部分是在境內緝捕到的——據姜偉稱,幾年來已經從30多個國家緝捕到案70多名逃往境外的犯罪嫌疑人——顯然,絕大多數的外逃貪官仍在逍遙法外。
“走遍全世界,中國看病最不貴!边@是廣州市政協(xié)委員、市衛(wèi)生局副局長曾其毅的名言。這個話極具轟動效應,立刻受到激烈抨擊,因為中國老百姓,尤其是缺乏醫(yī)療保障的人群來說,曾先生的話完全等于胡說。
作假,褻瀆了反腐敗斗爭的根本。反映了部分領導干部并沒有從反腐敗和從嚴治黨的高度上來認識維護黨紀法規(guī)的嚴肅性,而是從本地區(qū)、本單位的利益、個人感情乃至更陰暗的復雜心理等諸多因素來對待和抗衡反腐敗斗爭,說的嚴重了就是對黨和國家的事業(yè)極不負責任。
美色和性賄賂成“致命誘惑”的警示
近年來,隨著反腐倡廉工作的加強與深入,不少“曾經是個好同志”的官員紛紛落馬,成了腐敗分子。據統(tǒng)計,自十六大以來,中央累計查處嚴重腐敗的省部級以上官員16位,平均每年3位,而這些巨貪的“落馬”九成與美色和性賄賂有關。
正義不僅應得到實現,而且要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加以實現——這是一句眾所周知的法律格言。尤其是,當一個事件正以“非正義”的面貌在社會上被廣泛傳播的時候,“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實現正義”自然更加關鍵。誤解和謠言只能止于公開,而不可能止于“保密”。 滿懷激情開拓改革新局面 領導干部代表減少,一線工農代表增加,來自基層的農民工代表成為兩會的一道靚麗風景。這是改革開放30年中國經濟社會的巨變在政治制度層面的反映,也是進一步通過人大制度體現人民當家作主的具體實踐。 “工作需要” 老百姓最反感的,不是領導干部喝酒,以及喝多少酒,而是他喝的是誰的酒。如果領導干部自己掏錢買酒喝,哪怕他一日三餐都酩酊大醉,也無關旁人多少事,但要是動輒揩公家的油,想解饞就打出“工作需要”的名義,拿公款去大吃大喝,這是最不能容忍的。 公民生命權理應在更高層次上實現平等 社會各界呼吁的“同命同價”是更高層次上的平等,準確地說是憲法意義上的平等。因為從憲法角度講,公民之間可能存在能力和收入上的差別,但他們的生命權都是平等的,決不能分出輕重貴賤。 |
|
|
|